Shader 作为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,已经切切实实地应用在每个人的数字生活中。随着终端硬件的快速升级,用户的审美追求不断提升,未来的视觉体验与性能将达到新的平衡。而开发者的职业道路将通往图像、可视化、游戏、广告、艺术、创意编程等更多领域。下面为大家列举 Shader 的常见应用:
这是绝大部分拍照应用、图片编辑软件和影视后期软件等都具备的功能,可以立竿见影地为图片和视频增色。
和滤镜类似,在游戏渲染引擎中,Shader 作为后处理 Post-processing 的手段提升画面效果和丰富性。我们可以随便说出一些出名的后处理效果名称:辉光(Bloom)、色散(Chromatic Aberration)、镜头畸变(Lens Distortion)、暗角效果(Vignette)、景深效果(Depth of Field)等等。
如果说滤镜是静态的,那么转场就是 Shader 在动态场景中的应用。例如应用于视频编辑软件、PPT 制作软件、智能相册功能和游戏中的场景切换,它们的目的就是让不同的场景之间得到平滑过渡。以下几个关键词是否会让你感到熟悉:渐入渐出、交叉模糊、立体翻转 ...
在可视化这块,Shader 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,依托于 GPU 的并行运算能力,在面对庞大的数据量的可视化需求时,会比 CPU 更加游刃有余。
尤其是在游戏领域中,程序化纹理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应用。它可以丰富材质的动态细节、动态生成地形以及节省大量的图片资源,在效果和体积优化上实现双赢。
同时它也是游戏特效和影视特效的重要实现手段之一。
我们常常听到的卡通渲染以及三渲二都属于风格化渲染,前者把游戏画面渲染成为卡通风格,后者将 3D 画面渲染成为 2D 画面,其目的都是满足不同艺术风格的要求,常见于游戏和影视动漫。
艺术领域也涌现了一批使用数字生成艺术来创作的跨界艺术家,Shader 之美,美在数学,美在抽象,美在没有拘束。
上面只是列举了 Shader 的一部分应用,总的来说,它伴随这计算机图形学而来,在各处开枝散叶,持续地影响我们的互联网生活。